
燕子从小是奶奶照顾,老人的思想可能比较顽固,所以在教育燕子时,总是喜欢拿老一套的说辞。这不,晚上燕子想出去玩,但是奶奶居然吓唬她,脱出而出:“外面有狼,要是出去了就被狼抓走了”,吓得燕子大哭起来。虽说孩子不吵着出去了,但是从此就很害怕黑夜,甚至有些晚上睡觉时,都会被吓醒。奇葩的是,奶奶居然在白天还吓唬燕子,说她晚上再哭的话,就把她送给大灰狼。
在奶奶的吓唬声中,燕子逐渐长大,但是胆子却特别小,而且还特别敏感,总觉得自己会被丢弃一样。再加上父母常年不在身边,燕子内心的恐惧感剧增,可奶奶居然不为所动。只想说,吓唬孩子本身就是一种伤害,不要为了贪图一时的教育结果,然后去吓唬孩子。要知道,心理上的这些恐惧,是需要很长时间去治愈的,孩子将来很可能会有心理疾病。
一、帮助孩子调整情绪
被吓唬之后,其实孩子的内心都是很恐惧和害怕的。这时家长要用温柔的语气及说辞跟孩子对话,试图安抚他受伤的心理。孩子太小,他对世界的认识太浅薄,所以他不知道原来热水是可以把人烫伤的,甚至连危险都分辨不清楚。
因此家长的吓唬,只会让孩子的情绪持续紧张和害怕,反而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。当孩子身上显露出受伤害怕的行为及表现之后,家长就要赶紧找方法去安抚他,保护孩子娇嫩的心。最好的方式,自然是先让孩子找到安全感,然后再去引导他走出恐惧。
二、正确的引导很重要
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误,相信都有对的答案以及做事方法,那么此刻家长需要做的,就是引导他们像正确的方法前进。一味的说教,只会让孩子的心理逆反;而威胁和吓唬,自然也是坏处颇多,会加重孩子对于某些事情的恐惧。作为家长,教育孩子时所说的每句话,应该是有正面引导意义,而不是负面威胁。
引导不仅仅是方法,还需要心灵上的帮助及安抚,要让孩子从小生活在安全感充足的环境中,这样才不会在长大后,畏惧艰难。鼓励的话记得要多说,沟通方式的好坏,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心。
三、认清孩子的需求
在吓唬教育之前,先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,看看他们是为何在缠着父母。其实大多时候,孩子哭闹是因为内心有需求,若是家长可以适当的满足,那么哭闹的频率自然就会降低。一定要做个愿意了解孩子的家长,不需要事事都满足孩子,但是最起码要让他知道,自己很重视他的感觉。
可能当下孩子较小,家长的吓唬还有一定作用,可孩子终究会长大,那么时候他有自己的判断,家长又怎么去教育呢?要知道,吓唬只是一时的,要多为将来做打算。
总结:教育是长久的事情,若是父母选择了吓唬孩子,那么所呈现出来的教育效果,都是一时的。而且还会让孩子觉得很难过很可怜,感觉随时都会被丢下的。
编辑:李慧
一审:李慧
二审:汤世明
三审:王超
启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